四川南溪一中 吳宇飛
在班主任工作中,常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。但如果老師善于隨機應(yīng)變,捕捉最佳教育時機,就會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。
我現(xiàn)在所教的班級是年級文科精英班。班上學生只有39人,班風好,學風濃。在學習上、紀律上、行為習慣上都操不了多少心,但由于學生們個個只專心于學習,對周圍的一切普遍表現(xiàn)出冷漠的態(tài)度,對學校和班集體開展的活動不熱心,怕影響學習;對班上同學缺少一顆關(guān)愛之心,比如要組織班集體參加學校的晚會、運動會等,沒有幾個能積極主動報名參加,即使被推選上的也想盡方法推辭。有的同學生病,他們也是不聞不問,既不關(guān)心問候,也不細心照顧。為了改變這一現(xiàn)狀,為了在班上營造一個關(guān)心集體、關(guān)愛他人的氛圍,我有意識的組織了幾次主題班會,專門針對這一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,但由于說理的成分較多,效果都不明顯。采取什么樣的形式才能有所改變呢?一段時間里我一直在思考,直到一天,講臺上的梔子花提醒了我。
那是一個梔子花開的季節(jié)。一個晚自習前,我一走進教室,迎面撲來一陣濃郁的花香,我抬頭一看,講臺上一個飲水水杯里插著幾枝開得正爛漫的梔子花,整間教室都彌漫著梔子花的香味,使人感到十分的愜意。當時我心靈一震:這是誰放的梔子花呢?他(她)為什么要放在講臺上呢?何不利用此事來教育學生們熱愛班集體、服務(wù)班集體?怎樣才能很自然的切入呢?我又感到為難了。第二天,我批改學生的日記,一篇叫《梔子花香》的日記讓我眼睛發(fā)亮,心靈震動。這篇日記里這樣寫到:“教室里有了一盆梔子花,感覺就大不相同了。上課時覺得輕松多了,做作業(yè)時也不覺得那么累了。”“我覺得梔子花固然很香,但那放花的人,一定比花更美,比花更香?!庇谑俏野堰@篇日記拿到班上給全班同學念了,當時同學們都很感動,我也借此對此事進行了評論,對放梔子花的同學表揚了一番。過了幾天,眼看梔子花謝了,我又親自從街上買來了一束梔子花放在講臺上,同學們當時就歡呼起來。從這以后,只要講臺上梔子花謝了,同學們就會換上一束新鮮的梔子花或薔薇花。那段時間,教室里總是花香四溢、沁人心脾,上課的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舒心、愉悅。從那件事情之后,我明顯感覺到整個班集體都變了,開始懂得熱心公務(wù)、尊敬師長、關(guān)心同學的人越來越多了,同學之間團結(jié)、友愛、關(guān)系融洽。如班上王浩月的媽媽過生日,全班同學每人都給她的媽媽寫了一句祝福語,她的媽媽感動得連連稱贊。今年中秋節(jié),她媽媽還給班上每個同學發(fā)了一個月餅。今年教師節(jié),班委干部召集全班同學討論給老師們買什么禮物。他們商量準備根據(jù)老師各自不同的愛好送不同的禮物,如給歷史老師送一包煙或打火機;給政治老師送一瓶酒;給英語老師送一個發(fā)夾;給我送一束鮮花或一支口紅……后來我知道了這件事,叫他們別花錢破費,并告訴他們:有你們這樣的心意我們當老師的就很滿足了,你們的那顆誠摯的心和優(yōu)異的成績就是給我最好的節(jié)日禮物。前不久,班上家庭經(jīng)濟很困難的徐靜同學因得胰腺炎住進了醫(yī)院,全班同學都非常關(guān)心她,大家紛紛給她捐款,還在三張大賀卡上簽名、寫滿了祝福語,并分批去醫(yī)院探望她。
通過梔子花一事,我深刻感受到:作為班主任,要善于選擇和捕捉最佳教育時機,利用身邊的典型事例教育學生,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